香烟,一直被视为有害健康的罪魁祸首,而尼古丁,作为香烟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更是被认为是导致吸烟者上瘾和患病的元凶。
然而,此前中国科学院发布了一项颠覆性的研究报告,称尼古丁能够降低40%的死亡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不好惹的尼古丁
在现代社会,吸烟已成为一种普遍的习惯,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却常被忽视。
尼古丁,这种无色透明的油状物质,是烟草中让人上瘾的主要成分。它的存在让吸烟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难以摆脱的依赖。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烟草依赖定义为慢性成瘾性疾病之一,明确指出尼古丁是吸烟者难以戒烟的根本原因。
尼古丁通过吸烟迅速进入血液,仅需7.5秒就能到达大脑,释放出一种使人感到轻松愉悦的感觉。这种短暂的满足感促使中枢神经系统从抑制状态变为兴奋,形成了对尼古丁的渴望。
然而,尼古丁的半衰期约为30分钟,当血液中的尼古丁浓度下降至一定水平时,吸烟者会经历一系列不适感,包括烦躁、不适、恶心和头疼。
这些症状不仅是身体对缺少尼古丁的反应,也是戒烟过程中常见的挑战。
长期吸烟还可能导致尼古丁中毒,其症状更为严重,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甚至口鼻和咽部出血,以及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如头晕、头痛、烦躁、精神不安、浑身无力等。
尼古丁对人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系统。长期吸烟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显著提高患癌症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戒烟是一个必须要采取的健康措施。
尽管吸烟和尼古丁依赖所带来的健康风险已被广泛认知,戒烟仍是许多人难以克服的挑战。
02尼古丁居然有好处?
在中科院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对小鼠进行的实验揭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低剂量尼古丁的口服摄入可能与延缓衰老进程有关。
这项研究显示,相比那些未摄入尼古丁的小鼠,接受了低剂量尼古丁的小鼠群体死亡率降低了40%。这一结果无疑为尼古丁与生命过程之间的复杂关系添加了新的维度。
然而,尽管这一发现在科学界引起了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