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国倾城的美人何其多,而提及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世人首推古希腊的海伦。这里的“倾”字一语双光,既指其美艳非凡,令人倾倒;又指其倾覆邦国。海伦的美是男人的终极幻想,她的美丽极富危险性,暗含着一种可怕的力量,虽然她的美貌引发了十年的战争,而为了这张脸,有人甘愿再战十年。
那么,海伦到你有多美呢?与她有着三千多年历史差距的我们,无法亲眼一睹其芳容,除了在古希腊作家荷马的不朽名篇《伊利亚特》一些零星的片段中,能感受到她的美丽自外,甚至连她的画像或雕塑,都未曾留下。然而,关于荷马描写海伦的美,是有缺憾的,他笔尖触到海伦的只有“白皙的手臂”、“飘飘的长袍”、“闪闪发光的面纱”,仅此而已,余下的,则留给读者充分遐想。似中国画的留白,正因为没有细致的形象刻画,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与诱惑,海伦的美丽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海伦一生的传奇都与美相关,她是神话中宙斯和勒达的女儿,传说宙斯钦慕于勒达的容貌,趁勒达在河中洗澡时,化作天鹅与她亲近,而使得勒达怀孕,生下美丽的海伦。因为宙斯当时的形象是天鹅,所以据说海伦是从勒达生下的金色鹅蛋中破壳而出的。才年仅十一岁的她,就因为迷人的美貌和魅力而遭到忒休斯的诱拐。
当她长大之后,美貌之名更是传遍四海,用倾倒众生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求婚者不绝如缕。“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看遍整个古希腊,几乎没有哪个侯爵不曾尝试过赢取这位佳人的芳心。于是全希腊未婚的国王、王子们都聚集到这座古城,为了防止整个希腊为了一个女人打作一团,大家最后决定使用最公平的手段决定海伦的归属——让她自行选择(其实是父母之命),最终和斯巴达的国王莫奈劳斯结为连理。海伦的惊世之美,很大程度得力于战争的烘托,而这场战争的主角之一,就是海伦的老公莫奈劳斯。海伦与莫奈劳斯结婚之后,婚姻生活并不圆满,在他们以为能长久的生活下去时,海伦还不知道,她已经被爱情女神阿佛洛狄忒作为礼物送给了帕里斯。因为阿佛洛狄忒与宙斯妻子赫拉和智慧女神雅典娜同场竞技的女神选美中,阿佛洛狄忒曾向帕里斯许诺,只要帕里斯选择阿佛洛狄忒,那么阿佛洛狄忒就将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赐给帕里斯。帕里斯无法抗拒这诱人的提议,便把刻着“给最美的人”的金苹果献给了阿佛洛狄忒。后来帕里斯拐走了这个最美的女人——海伦,并把她带到了特洛伊。妻子被别人拐走了,这么大的羞辱哪个男人能忍受,尤其妻子还如此绝美。为了夺回海伦,莫奈劳斯与自己的兄长发动了特洛伊战争,而这场战一打便是十年。十年战争因为一个女人而起,正验证着中国的一句古话:红颜祸水。虽然皆为“祸水”,可是中国的那些“祸水”却没有海伦幸运,譬如商朝的妲己、唐朝的杨玉环最终以惨败收场。而海伦却不一样,经历十年战火的“熏烤”(按照当时女人结婚生子的年纪算,她应该也已经四十多岁了吧),依然活得光彩照人,美丽万分,并且愈发光彩夺目,不可方物。
在《伊利亚特》描写海伦初次出场亮相中,关于她一出现就让天地山川为之一震,有这样的解读:“那天兵临城下,特洛伊的王公大臣与诸位元老在城楼观战,因为战争旷日持久,损失惨重,难免啧有烦言。节骨眼上,海伦沿着城墙走过来了。她来干什么?是巡视特洛伊守城的部队,还是观察希腊联军攻城的阵势?一方是新欢,是挚爱。一方是前夫,是故国。沦于漩涡的中心,海伦不由百感交集。双方在为她对决,刀光剑影,血流成河,可是,有谁叩问过她心灵的抉择,有谁体谅过她难言的苦衷?海伦屹立城头,目光穿越堑壕,穿越旌旗,穿越大海,流露出日月蒙尘的大悲悯。正是这种泣血的战栗,无语的苍凉,伤心的顿悟,为她的华颜平添了一抹圣洁,那些王侯、元老一见之下,惊为天人,目瞪口呆。半晌,才有人迸出一声感叹:天啊!为了这样一位永生的女神,特洛伊人和希腊人再打上十年也值!”究竟是何种美貌能够让人能忘却战争的痛苦,不惜再战以占有她,或许这将永远是个迷。十六世纪末,荷兰的版画先锋亨德里克·戈尔齐乌斯按照当时的审美标准,画了一幅《特洛伊的海伦》,画中描绘出丰腴体态的传奇女子海伦。通过画面可以看出,海伦身材丰满,即便能看出来年纪已经挺大的,但是还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海伦的皮肤非常的白皙且富有弹性。
亨德里克·戈尔齐乌斯《特洛伊的海伦》
除此之外,最为显目的就是她华丽的珠宝,从发饰、项饰、首饰再到衣服的装饰,都布满了饱满、莹润的珍珠。可见,在画家的观念中,珍珠与美人俨然有一种绝佳的联系,微微散发着光彩的珍珠不仅能为美人带来美的装饰,更能透过珠光衬托女人绝佳的气色。所以,美女怎么能少了如此美好的珍珠呢!赶紧点击“阅读原文”,寻一颗精美的珍珠,衬托你的美丽。(文章来源于行走坊巷间)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