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吸烟中毒症 > 戒烟方法 > 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别等出现这些情况才后

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别等出现这些情况才后

发布时间:2021-8-18 8:01:22   点击数:
北京治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49.html

不少朋友认为,得了糖尿病,不就是血糖高点儿么,不头晕也不心慌的,不去管它没啥关系,何苦搞得自己啥都不敢吃,还得天天吃药,多麻烦啊。

这个想法就大错特错啦,健康头条(u)提醒大家,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高这么简单,它可「阴险」得很:如果血糖一直很高,除了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外,还可能诱发许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而这些慢性并发症,会给许多身体器官、组织带来损害。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以损伤许多组织、器官,比如:

眼损害,也就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肾损害,也就是糖尿病肾病;

心脏损害,包括糖尿病心肌病,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还可能增加心绞痛、心梗的风险;

脑血管损害:增加中风的风险;

下肢血管损害:诱发腿部动脉血管病变,表现出走路疼痛,逐渐发展成静止时疼痛,甚至出现溃疡;

足部损害:诱发糖尿病足,足部伤口愈合缓慢,可能发生溃疡,增加足部感染风险,甚至需要截肢治疗;

神经损害:引起糖尿病神经病变,根据病变的神经不同,表现也不一样,比如,手脚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敏感度降低,有时还会感到麻木或针刺样,后期甚至影响运动;胃肠神经病变,可能导致腹泻、便秘等。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还可能影响牙齿、骨骼等,可以说,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以危及全身,需要大家提起十二分的注意。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危及全身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会找上我吗?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另外,如果有下面这些情况,则出现慢性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1.糖尿病病程长

如果得糖尿病短于五年,一般很少出现并发症。然而,随着病程加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就会明显增加。

2.吸烟

多项研究均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有更大的可能发生并发症。在出现并发症后,前者的疾病进展速度也远快于后者。

因此,拒绝吸烟、及时戒烟,可以大大降低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3.高血压

合并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更有可能出现并发症。

升高的血压对肾脏、心脏和血管都有负面影响,服用有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可以降低这一风险。

所以,治疗糖尿病,也需要应对高血压。

4.高血脂

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升高的血脂水平,可以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概率。

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需要配合必要的调脂治疗。

5.肥胖

肥胖的患者更易出现心、脑等血管病变,因此,对于体型肥胖的糖尿病人,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来减轻体重。

有些特别肥胖的糖尿病人,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手术减轻体重。

应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定期检查很重要

对于中老年糖尿病人,患病时间比较长,加之许多朋友不仅仅血糖高,血压、血脂也高,所以,更需要注意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而定期的检查,是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好方法。一般而言,下面的这些检查项目是推荐进行的:

血压:每3~6个月1次;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每年1~2次;

实验室血糖检查:用于和家用血糖仪结果进行对比、检测血糖仪的准确性,每3~4个月1次;

血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每年至少1次;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或白蛋白测定、随机尿测定肌酐比例:用于筛查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入青春期后需每年复查至少1次;

眼科检查:筛查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确诊后尽快接受首次检查,之后每1~2年检查一次,15岁后每年复查1次;

牙科检查:每6个月1次;

如果检查下来没问题,那暂时可以放心地度过一段时间了,当然,也需要要好好地配合医生,控制好相关指标;如果查到了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就得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延缓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

治疗糖尿病,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配合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和降糖药物,进行系统的治疗。健康头条(u)推荐血糖高、有糖尿病的朋友,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rexian.com/jyff/825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