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你,是否还在吸烟?
你以为吸烟很酷?
你以为吸烟让你看起来“与众不同”?
你以为只吸烟一次对你无伤大雅?
但,一切都只是你以为
也许你的指尖正夹着你的生命
所以,请勿吸烟
拒绝烟草,从你我做起
跟随小编的步伐
带你走进禁烟的世界
01烟草是什么知识科普“吸烟有害健康”都成了老生常谈,甚至被印在了烟盒上,烟民依旧没能放下手里的烟。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不到五分之一,但烟草的消费却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居全世界第一位,比第二到第五位(印度尼西亚、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加起来都多。
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好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细胞将氧输送到全身的能力。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罹患肺炎、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危险。
02吸烟的危害健康层面01肺癌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肺癌死亡由吸烟所致。在家中或工作场所接触二手烟雾也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戒烟可降低肺癌风险:戒烟10年后,肺癌风险可降至吸烟者的一半左右。
0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指充满脓液的粘液在肺部积聚,导致咳嗽和呼吸困难。由于烟草烟雾可显著减缓肺部发育,因此年轻时便开始吸烟的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尤其高。烟草还会加剧哮喘,而哮喘会限制活动并导致残疾。尽早戒烟是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和改善哮喘症状的最有效方法。
03二手烟影响生命全程因母亲吸烟或母亲接触二手烟雾而在子宫内暴露于烟草烟雾毒素的婴儿,经常会出现肺部生长及功能减退的情况。接触二手烟雾的幼儿面临哮喘、肺炎和支气管炎发病及恶化的风险,并可能频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全球估计有16.5万名儿童因二手烟雾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5岁之前死亡。能够活到成年的人则继续遭受因接触二手烟雾导致的后果,因为幼儿时期频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会显著增加成年后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
04结核病结核病会损害肺部并降低肺功能,吸烟会进一步减弱肺功能。烟草烟雾的化学成分可引发结核病的潜伏感染,约四分之一的人患有这种感染。由吸烟造成的肺部健康损害会加重活动性结核病,由此大大增加因呼吸衰竭而致残和死亡的风险。
法律层面《国务院关于公共场所严禁吸烟的规定》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公共环境,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六条: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公民有权要求吸烟者停止吸烟;有权要求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履行本规定的职责;有权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举报违反规定的行为。
第七条:检查人员对在本单位范围内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者,应当予以制止,并可处以十元罚款。
03如何戒烟1.消除紧张情绪:
放一些无糖口香糖,水果,果汁和矿泉水,烟瘾犯了可以用这些健康的食品代替。
2.加强戒烟意识:
明确目标改变工作环境及与吸烟有关的老习惯,戒烟者会主动想到不再吸烟的决心。
3.寻找替代办法:
戒烟后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受到引诱的情况下找到不吸烟的替代办法:做一些技巧游戏,通过刷牙使口腔里产生不想吸烟的味道,或者通过令人兴奋的谈话转移注意力。
4.少参加聚会:
刚开始戒烟时要避免受到吸烟的引诱。如果有朋友邀请你参加非常好的聚会,而参加聚会的人都吸烟。
5.多运动:
运动会提高情绪,冲淡烟瘾,体育运动会使紧张不安的神经镇静下来。
04戒烟的好处戒烟20分钟
因吸烟而升高波动的血压就会平稳下降,加快的心率也会逐渐平缓。
戒烟12小时
机体内一氧化碳含量就会明显降低。
戒烟2~3星期
心脏泵血功能和肺功能开始提升,这时候爬楼、锻炼,都会觉得比吸烟时轻松很多。
戒烟1~9个月
咳嗽和气短的情况有明显的改善,呼吸开始变得顺畅。干咳、咳痰无力的状况减少,肺部感染风险显著降低。
戒烟1年
因吸烟所增加的冠心病风险降低50%。
戒烟5年
因吸烟所增加的口腔癌、喉癌、食管癌以及膀胱癌等风险降低50%,中风和宫颈癌的风险降低至平均水平。
戒烟10年
因肺癌而死亡的风险降低至平均水平,喉癌、胰腺癌风险下降明显。
戒烟15年
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虽然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这么长的时候,危险就会降到跟没有吸烟的人接近。其实,只要放下手指间的烟卷,身体可观的变化,甚至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就能显现。
好啦,看完这些
你还不准备戒烟吗
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所以
为了你我控烟宣传势在必行
重点注意啦~最后,最最最最重要的是
小编特别提醒哦
无论是老师工作人员
还是学生
任何人都不能在教学楼
以及卫生间吸烟哦~
戒烟从你我开始
一起加入校园禁烟
创造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
END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经济管理学院青年宣传中心包世玲
编审:张海波
出品:经济管理学院全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