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吸烟的危害
1、吸烟诱发心血管疾病:吸烟不仅会诱发肺部疾病,同时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据研究表明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2、吸烟影响睡眠质量:根据德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吸烟的人睡眠时间比不吸烟的人要少,并且睡眠质量也较差。其中尼古丁是影响睡眠的罪魁祸首,睡眠质量差不仅会让人在清醒后精神状态差,一些研究还显示,如果习惯性睡眠质量差,还会产生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等健康问题。
3、吸烟导致肺部疾病: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吸烟可引起中央性及外周性气道、肺泡及毛细血管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同时对肺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肺部疾病的产生。
二、冠心病—是吸烟致死疾病的前三位之一
以下这些因素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吸烟是中国人心血管疾病比较重要的一项危险因素
高血压1.60亿需要医生指导药物应用降压需要一定精力
血脂异常1.60亿调整饮食,必要时需要医生指导应用药物
糖尿病0.20亿需要医生指导降糖药物
肥胖 0.60亿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吸烟 3.50亿戒烟
被动吸烟5.40亿劝诫他人戒烟
这几项危险因素中,我们最容易做的,也是最有可能做好的就是通过控烟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三、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趋势
吸烟流行10年后才会出现吸烟相关疾病的流行
这是因为,吸烟对人体的伤害,需要一个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0年以上。但是一旦造成伤害发生就很难逆转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有些朋友认为“今天吸烟,今天没事,今年吸烟,今年没事;所以得出了吸烟没事的错误结论。要知道如果是这10年吸烟,是非常有可能罹患相关疾病的,而且一旦出现相关疾病就很难逆转”。
四、吸烟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
1、吸烟使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根据流量调节的内皮血管舒张功能的能力明显减弱
2、吸烟使血管内一氧化氮生物合成减少,一氧化氮是人体自身产生的一种舒张血管的物质
3、吸烟使血栓生成增加
吸烟者吸烟后血液中激活的凝血因子Xa因子较吸烟前含量更高。也就是说,吸烟后血液相对来说更容易凝固成血栓。
五、吸烟使冠心病病情加重
1、同样是冠心病患者,如果吸烟超过每日25支。那么发生心绞痛的可能性,是非吸烟患者的两倍。
2、吸烟增加急性非致死性心梗的风险
3、吸烟的冠心病患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发生急性非致死性心梗的风险增加3倍,并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风险倍数增加。
4、冠心病患者每日吸烟量越大就越容易罹患心肌梗死。
5、吸烟增加冠心病死亡风险,并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死亡的风险系数也增加
6、吸烟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吸烟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可能性是不吸烟者的2倍以上
六、被动吸烟与冠心病
1、被动吸烟增加冠心病发生风险
2、被动吸烟发生心脏疾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增加30%;甚至重度被动吸烟的患者冠心病的风险系数几乎接近轻度主动吸烟者。
七、戒烟的益处
1、直接效应:戒烟1年后,冠心病(CHD)死亡的危险性大约可以降低一半,且随戒烟时间的延长而继续降低;可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包括中风、外周血管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以及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明显的经济效益。
2、间接效应:减少周围的人尤其是家庭成员和同事的被动吸烟危害;吸烟者戒烟的行为还会给其家庭、朋友、同事带来示范作用,特别是影响青少年对吸烟的态度。
3、早戒比晚戒好,戒比不戒好
4、各个年龄段戒烟均有益处:30岁以前戒烟能使肺癌的风险减少90%;戒烟5年后,由于吸烟所致的口腔和食管肿瘤风险的增加将减少一半;戒烟后心脏病风险的降低更为迅速,1年内吸烟所致的死亡就将减半,15年内绝对风险与从未吸烟者类似。
5、吸烟使肺功能随年龄降低的速度加快,戒烟能轻度升高肺功能,逆转肺功能降低的速度。
6、无论何时戒烟,戒烟者的寿命都将长于持续吸烟者
八、戒烟对心血管的益处
1、戒烟使急性心梗风险降低
2、戒烟使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脏支架术)死亡率下降
3、戒烟使心律失常死亡风险减少
4、戒烟是冠心病强效干预措施
干预措施
死亡降低比率
戒烟
36%
他汀治疗
29%
beta阻断剂
23%
ACEI
23%
阿司匹林
15%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