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吸烟中毒症 > 环境污染 > 烟草烟叶

烟草烟叶

发布时间:2022-5-27 16:49:11   点击数:

烟草NicotianatabacumLinn.

中药名:烟草

土名:烟、烟叶、相思草、返魂烟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2米。茎直立,粗壮,基部木质化,上部分枝,被有粘质毛。叶互生;叶片甚大,呈椭圆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约8~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稍下延成翅状柄,或稍呈心耳状,多少抱茎,全缘或带微波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被粘毛。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顶生;花有苞和柄,柄长4~5厘米;萼绿色,长圆形,长约2厘米,裂片披针形,先端尖锐;花冠漏斗形,长约3~5厘米,喉部稍膨大,筒部粉红色,罕有白色,外面被软毛,裂片5,先端锐尖,红色;雄蕊5,花丝与花冠等长或稍短;雌蕊1,花柱长,柱头圆形,子房上位,2室,胚珠多数。蒴果卵圆形,长约15厘米,略超出宿存萼。种子细小,多数,黄褐色。花期8~10月。

科属:茄科烟草属

分布:栽培

采集:秋季采收

归经:

性味功效:性温,味辛。有毒。消肿解毒,行气止痛,燥湿杀虫。用于食滞饱胀,气结疼痛,疔疮肿毒,关节痹痛,湿疹,头癣,白癣,秃疮,蛇、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捣汁或点燃吸烟;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应用:1.无名肿毒,对口疮,委中毒:鲜叶和红糖捣烂敷之。(《福建中草药》)

2.背痈:鲜叶三至五钱,酒水煎服;另取鲜叶和鲜海蛏肉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3.横痃:鲜叶和米饭杵,热敷患部。(《闽东本草》)

4.金疮:烟末上之。(《良朋汇集》)

5.毒蛇咬伤:先进风挤去恶血,用生烟叶捣烂敷之;无鲜叶,用干者研末敷,即烟油、烟灰皆可。(《慈航活人书》)

6.疯狗咬伤:鲜叶一握,洗净,捣烂绞汁一汤匙,和红酒炖服。(《闽东本草》)

7.妇女胞寒,月经不调:叶炖服。(《闽东本草》)

8.乳痈初起:鲜烟叶浸热酒,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9.项疽,背痈:烟丝(焙燥,研细末)一钱,樟脑半钱。以蜂蜜调如糊状,贴于患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10.风痰,鹤膝(包括骨结核、慢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等):烟丝、槟榔各二两(以上共炒焦研末),牡蛎(煅研)、白芷各一两。共研和,以姜汁加面粉少许,调如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更换1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11.头癣,白癣,秃疮:烟叶或全草煎水涂拭患部,每日2-3次;或取旱烟筒中的烟油涂患部每日1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热毒疔疮,痈疽搭背,无名肿毒,一切热毒疮,或吃中马驴骡死肉中毒。

2.《本草正》:用以治表,善逐一切阴邪寒毒,山岚瘴气,风湿邪闭腠理,筋骨疼痛;用以治里,善壮胃气,祛阴浊寒滞,消膨胀宿食,止呕哕霍乱,除积聚诸虫,解郁结,止疼痛,行气停血瘀,举下陷后坠,通达三焦。

3.《药性考》:罨伤止血。

4.李承祜《生药学》:浸剂可作驱除蛲虫之灌肠剂。

5.《现代实用中药》:治疥疮等寄生性皮肤病。

6.《广州植物志》:治骨节疼痛,痿麻不仁,偏风头痛,毒蛇咬伤。

7.《闽东本草》:散瘀消肿,杀虫解毒。治妇女胞寒,月经不调,疔疮痈毒,结块红肿,狂犬咬伤,漏管,火伤。

8.《本草汇言》:烟草,通利九窍之药也。门吉士曰,此药气甚辛烈,得火燃,取烟气吸入喉中,大能御霜露风雨之寒。如气滞、食滞、痰滞、饮滞,一切寒凝不通之病,吸此即通。凡阴虚吐血,肺燥劳瘵之人,勿胡用也。偶有食之,其气闭闷昏溃如死,则非善物可知矣。所以阴虚不足之人,不宜也。

9.《本经逢原》:烟草,近日目科内障丸中,间有用之获效者,取其辛温散冷积之翳也。不可与冰片同吸,以火济火,多发烟毒。吸烟之后,慎不得饮火酒,能引火气熏灼藏府也。又久受烟毒,而肺胃不清者,以沙糖汤解之。

药理作用

烟草的烟成分很复杂,主要的药理活性物质是烟碱,此外有焦油,一氧化碳等。

烟碱的药理

1.对外周神经的作用:先短暂兴奋随后较持久抑制全部植物神经节。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明显兴奋作用。

3.耐受性和依赖性。

4.烟碱的体内过程:烟碱从呼吸道、口腔粘膜和皮肤均容易吸收。

5.烟碱急性毒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rexian.com/xywr/915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