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记载"肝者,将军之官也"。
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与胆相表里,足厥阴经属肝而络于胆。
现代医学认为,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参与人体内各种营养素和毒素的分解和合成,帮助人体完成排毒过程。
肝脏是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所以它被称为"哑巴"器官。
正因此,肝脏受损后,身体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等到病情严重时,大多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中医上讲"有诸内必形于诸外",肝好不好,可以从眼睛的健康情况判断出来。不论男女,眼睛出现4种异常,八成肝癌要来,希望你一个不占1、眼睛发红,有血丝
如果你感到眼睛发红、充血、视力模糊,可能是因肝火过于旺盛、心火过大引起的。
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夏季,以及熬夜较多时。
2、眼睛发痒,怕光
如果觉得眼睛发痒、怕光等,可能是肝阴不足引起的。
主要与生活习惯不良有关,如吸烟,酗酒,熬夜,精神紧张等。
3、眼睛干涩,疲劳
眼睛干涩、疲倦,大多是肝血不足造成的。
此时伴随有头晕、耳鸣、面色苍白、指甲易断等,一定要警惕肝脏病变。
4、巩膜发黄
如果发现眼白发黄,可能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这是黄疸的症状之一。
大多数发生在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癌患者身上。
李忠教授提醒:养肝,少碰2物、做好4件事少碰2物
1、霉变食物
生活中常见的发霉食物有发苦坚果、霉变的玉米大米等,腐烂水果等,都容易滋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过量摄入可引起肝细胞变性、肝脏硬化甚至诱发肝癌。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种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比砷高68倍,对肝组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2、酒精
世界卫生组织将酒精评为一级致癌物。过量摄入会增加肝脏负担,诱发酒精性肝病,甚至肝癌。
酒精进入体内,主要是在肝脏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完成分解代谢工作。
如果酒精摄入过多,则中间体乙醛不能完全转化为乙酸,导致乙醛含量增加,肝脏中毒,肝细胞变性或坏死,从而诱发肝脏疾病。
做好4件事1、补充硒元素
缺硒是肝病变的重要因素。
缺硒会导致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使肝细胞的防御力受到破坏。而一旦肝有损伤,就更容易沉积毒素。
补硒,说白了就是补充抑制肝病变的物质。
一些富含硒的食材,我们可以泡水喝,像各种白茶、绿茶、乌龙茶、元芙菊等,坚持饮用,也能促进肝细胞生长、保护肝脏。
其中元芙菊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硒元素,还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和植物甾醇等营养物质,晒干后泡水喝,有助修复受损肝细胞、抵御肝脏损伤、减轻肝脏负担。
在我国,元芙菊主要产自河南云台山,去云台旅游的,不妨带点儿回家。
2、控制情绪
"肝主疏泄",情绪与肝的疏泄有很大关系。
而"怒伤肝",经常生气的人,会导致肝气郁结,出现肝阳上亢、肝气横逆等,损伤肝脏。
控制情绪,学会调整情绪对于肝脏健康非常重要。
建议生气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可以深呼吸来转移注意力,尽快平静下来。
3、少熬夜
经常熬夜会使睡眠不足,而且还会影响肝脏的自我修复,导致肝脏排毒和排毒功能受损,代谢功能异常,引发肝脏疾病。
对肝不好的人来说,更不能熬夜,这会大大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加速肝病进程。
建议最好每天晚上11点前睡觉,保证7-8小时睡眠时间。
4、坚持锻炼
运动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有助于维持正常体重,减轻肝脏脂肪代谢负担,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
建议,坚持每周5次运动,每次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另外,还可以常按养肝穴——太冲穴
太冲穴为护肝要穴,经常按揉,可疏通肝气,促进全身气机通畅,达到护肝养生的目的。
做法:用拇指指腹按压该穴,5-8分钟,注意,按压力度可稍大一些,以有酸胀痛感为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